美國工商企業如何帶動教育改革(一) 

" Partnership is a Two-Way Street: What It Takes for Business toHelpDrive School Reform", June 8, 2011,ICW 4672011-06-30

美國商會(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) 所屬之「競爭力人力處」( Institute of Competitive Workforce, ICW) 6月8日公佈「夥伴關係是雙向道︰工商企業如何帶動學校改革」(Partnership Is a Two-Way Street︰What It Takes for Business to Help Drive School Reform)報告中,作者赫斯(Frederick Hess)從美國三個成功範例,提出工商企業帶動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五大成功要訣,期勉熱心教育的企業家更積極介入教育政策。

該書提出美國三個工商企業帶動教育改革的典範,他們分別在德州奧斯汀(Austin)、田納西州納許維爾(Nashville)和麻州。在奧斯汀,該地區商會和15個學區共同提高資料庫透明度和學生大學升學率,獲得顯著成效,提出大學申請的高中生比率從2006年的47%提升至2009年的64%。在納許維爾,共有117所高中進行產學合作,也有定期的企業領袖和學校的溝通管道,高中的畢業率和學業表現近年來都有長足的進步。麻州商業教育聯盟(Massachusetts Business Alliance for Education)一向關心重要的教育政策,彼等撰寫了一份極具影響力的報告,令麻州教育當局採納了共同課程標準(Common Core standards)。
  
赫斯根據這三個成功案例,歸納出工商企業帶動中小學教育政策的五大要訣。第一,工商企業應是教育決策者的改革夥伴,而不是唯命是從的跟隨者。第二,工商企業與州政府和學區官員互動時,應帶入企業家獨特的能力和特質。第三,要持續不懈地投入,而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。第四,在提出教改建議前,自身要先熟悉教育議題,並聘請教育專家代為發聲。第五,不要試圖避開政治,若要影響教育政策,無可避免地必須和政治人物來往,也必得加入政治辯論。

ICW是美國商會附屬機構,以結合工商企業與教育,提升工商企業所需勞動人力之素質為宗旨。美國商會是全世界最大之工商企業組織,有300萬之會員,還包括各級工商企業組織。該書所述之3個成功範例,本組將分三期摘述供參。

譯稿人:張曉菁
資料來源:
1. " Partnership is a Two-Way Street: What It Takes for Business toHelpDrive School Reform", June 8, 2011,ICW
2. "Lessons for a Biz Community Ready to Step Up", June 8, 2011, Education Week.

 
 
美國工商企業帶動教育改革(二) 

"Partnership is a two-way street", June 2011, Institute for Competitive Workforce 4682011-07-07

美國商會提出的「夥伴關係是雙向道」報告舉珠三個工商企業協助帶動教育改革的典範,第一個就是美國德州奧斯丁商會。該商會有2500家企業及市政機構、學校與個人。2004年間該市經濟處於最低潮,受全球化及網路泡沫影響,該市所得15年來首次降低,人口成長是1980年代末以來之最低,失業率卻最高,該市有一個私校學區及14個公校學區,中小學生22萬人,但高中畢業生只有半數上高教學府,比全國平均低6%.。

商會於2004年雇用顧問及推廣團隊,協助發起「機會奧斯丁計畫』(Opportunity Austin),目標是提高當地收入90億美元及創造72,000個新工作。他們了解,其優先事項是要開發受過更好教育的本地人士資源。

2004年商會動用第一年經費的15%協助縮短族裔間之學業成就,推動個別輔導計畫及提供獎學金。其後,為了明確之成效,商會改弦易轍,聘請具教育背景之Drew Scheberle為教育與才能發展部副總裁,把目標轉向增加準備好上大學之高中畢業生,並協助上大學,讓企業界有足夠之大專畢業生人力,經由人力訓練或再訓練,留他們在當地就業。商會2006年也發起「20010 by 2010」計畫,要在2010年時增加大專入學生到20,010人,以應商界人力需求。

聘用Drew主要是要與當地政府溝通,商會要告訴教育界,商會不僅是提供一筆錢,而是提供持續及長期的承諾,未來幾十年間,商會都要幫忙,不管時機好不好。商界是要當夥伴(partner),不是看門狗( watchdog)。商會也希望商界及教育界領袖了解彼此的語言。初期雙方合作時,商界與教育界總是有不同的語言,講不同的目標與看法。商界人士不了解學校制度與文化,常問些學校不懂的問題,現在,已問對問題了。

商會要讓商界及教育界領袖交換意見及分享資料。商會也協助私校學區實施依表現酬薪(performance pay)制度。商界與學校之財務主管定期開會,由商界提供面對財務挑戰之經驗。例如前美國銀行激勵獎金措施( incentive pay strategies)主管也在商會引介下參與。

要達成上揭大學入學人數目標,就要建立可稽之資料。商會催促學校建立大學入學資料系統,德州高教協調委員會因而有相關資料系統之建置,可藉以了解學生上網申請大學之情形,商會並在其雙週刊提出各校幫助學生上網申請大學之進度報告。此份進度報告可以了解那些學校做得不夠,商會及學區就會去關切及協助,私校學區也依此數據做為教師依表現酬薪之重要依據,也因而獲聯邦教育部最大之6,230萬美元之「教師激勵補助款」(Teacher Incentive Fund)。

商會參與也會受到學校反彈,認為商會干預。但商會明言,商界之聲音也是社區聲音,大學入學是繁榮社區之整個社區的問題,不能光有學校聲音,商會終克服了許多抗拒。

商會也開辦提高大學申請率之措施,包括在「奧斯丁教育夥伴基金」(Austin Partners in Education)下之「準備進大學計畫」( college readiness program)招攬上千名志工協助申請入學。上述基金3分之1經費來自商會,3分之1來自私校學區,3分之1來自慈善機構,每年有2百萬美元之作業經費。此項措施使西裔學生及第一代學生之申請大學率增加350%。商會也促請學區聘用大學入學經理(college enrollement manager, CEM),2005年僅有私校學區設有此職,由於Michael and Susan Dell Foundation之贊助,現在奧市所有學區均設此職。

商會也舉辦「助學金週六座談會」( Financial aid Saturdays initiatives) 。商會發動其企業界會員,利用週六邀請其鄰近之高中應屆畢業生及家長座談,提供大學獎助學生資訊及申請程序。商會也在各校及地區大量宣傳此等座談會消息,隨所有高中生應屆畢業生之成績單散發,也提供五萬美元經費在電視、網路、電台、校園提供座談會消息。

商會之努力有了績效,大學申請率2010第一季與2006年第一季提高85%,從2006年的5579件申請案增到2010年的10361件。2010年獎助金達9400萬美元,較2006年的5100萬美元增加很多。2010年20010人的五年計畫目標不僅達到,還多出2萬人,增加30%以上。大學申請率由2006年的47%增加到2010年的64%。

商會也公布各校申請率排名。

商會與學區互信互助合作,商會立場堅定,是學校之「關鍵友人與要求很多的顧客」(critical friends and demanding consumers)。商會在學校要求贊助時,會明確提出商界之需求,堅持要有策略計畫、要求績效之證據、促請學區來回應商界之關切。商會相信雷根總統在限武之一句明言「信任但要真實」( turst, but verity)。商會要突顯其期望,也要學校真的解決實際問題,商界與學校要共同誠實以可行動之方式討論需求其關切。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mi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